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黄杨木雕的鉴藏
  • 浏览量:1620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5.08.09
  •                                                       

      木雕艺术是苏州雕刻工艺中的一个品种,如玉雕、石雕等品种一样,不仅技艺精湛,还分工细腻。从雕刻类型上分就有建筑木雕、家具木雕、佛教造像木雕、文玩小件木雕等,在用材选料上还可以分成红木雕和白木雕两大类,黄杨木雕就属于白木雕。
      如果从雕刻的功用上将木雕分成建筑、家具、佛教造像和文玩小件,或许大家还是比较容易理解,毕竟不同功用的木雕无论选材用料还是表现手段,甚至题材内容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从木头的色泽和质地上将木雕分成“红木”和“白木”雕刻,或许有些人就难以理解了。从木料的色泽上来区分木雕的品种,考虑更多的是因为不同的材料其质地、纹路、油性和色泽各不相同,反映在雕刻表现形式和手段甚至题材内容上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如海南黄花梨,因其具有漂亮的不规则“鬼脸”木纹,故其呈现的最佳方式并非高低起伏的造型,而需要一定的平面,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打磨抛光后呈现出完整迷人的纹路,因此它不太适合雕刻成精巧细腻的造型。小叶紫檀虽然也有一些纹理和金星,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与空气的氧化后色泽越来越深沉含蓄,无论纹理还是金星都会统一在幽暗油亮的褐色中,故用其雕刻成文玩小件则非常漂亮。在所有红木和白木中,唯有黄杨木色泽淡雅,木质细腻,几乎看不到木纹结构,因此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无论用其进行器物制作还是文玩小件雕刻,都是上等的好材料。
      在我国传统木雕领域,黄杨木雕和其他红木文玩小件雕刻一样,虽然发展的历史并不太长,但其发展的速度却很快。相比其他木雕形式,其观赏性和艺术性也最高。黄杨和红木小件雕刻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因为其近距离观赏的性质所决定。拿在手上把玩的艺术品需要经得起仔细端详和反复推敲,因此在创作时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无论选料用材、构思立意还是设计制作、打磨成型都要精益求精,一件佳作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两三个月的心血才能完成,只有如此精工细作才能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掌上珍玩。
      从人们在黄杨木雕上所投入的创作热情和其自身所具有的材料珍贵性、艺术性等方面考量,黄杨木雕都应该是观赏收藏的佳品。这一点从最近几年各大拍卖行偶尔出现的黄杨木雕佳品累累创下拍卖高价上也得到了印证。然而,相比较其他文玩品种的市场价格,如核雕和各种并没有任何人工雕刻工艺的木质原材料珠子,黄杨木雕还相当便宜。尤其是当代黄杨木雕,还没有被市场充分认识其价值。
      把玩收藏首先要确立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量力而行才能自得其乐。古玩人人爱,毕竟存量小,价格高,且假冒伪劣防不胜防,非一般玩家所能及。当代黄杨木雕价格合理,题材多样,造型生动,意趣纷呈,涌现了大批立意新颖、技艺精湛的好作品,选择一些选材用料考究,构思巧妙,雕刻精美的作品进行收藏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收藏当代黄杨木雕,可以与创作者面对面地交流,这样不但增加了收藏把玩的乐趣,还可以有效地回避收藏“古玩”时所遇到的假冒伪劣风险。
      收藏当代黄杨木雕并非没有“风险”,最大的问题就是电脑仿制雕刻品冒充大师作品。电脑仿制的危害性很大,一件精心之作从立意构思到选料制作,至少需要月余,而数控机床可以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一件仿制品,其价值可想而知。
      辨别是否电脑仿制可以从形、神和工三个方面来进行。在形方面:现代电脑雕刻技术一般尚处于垂直下刀的程度,也即可以轻松地雕刻出前后凹凸关系,而左右镂空内部通透尚难以呈现,故以仿制整块圆雕为主,显得较平整,空间立体感弱。在神方面:由于是电脑仿制,故在对象的神态动势上就显得比较呆板而缺少生气。在工方面:电脑雕刻是通过雕刻刀头左右高速旋转而磨蚀成型,不像人工雕刻前后铲削雕刻成型,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刀头高速运转时留下的痕迹。
      从材料的角度看,黄杨木雕的魅力主要呈现在色泽和材质两个方面,如果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大大影响其价值。黄杨木虽然质地细密稳定,但如果雕刻设计不合理或收藏保管不善也会开裂。黑心现象最让人头疼,一块表面细腻光洁的材料,有时内里却藏着黑心,选料不慎或没有及时发现将后患无穷。用黑心料做成的作品,即使当时没有毛病,日后也会慢慢从内往外“吐黑”。
      木料开裂和黑心现象往往与木材的产地与砍伐季节有一定的关系,湖北地区出产的黄杨木组织结构较稳定,不容易开裂和黑心。开裂和“吐黑”既有木质自身的内因,也有人为保养收藏不当的外因。作为收藏者,首先要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烘烤以防止开裂,其次要注意降低环境湿度以减少发生“吐黑”等霉变的风险,再者还不能与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接触,以避免引起化学反应而影响黄杨木雕表面特有的色泽。袁牧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