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中国蟋蟀文化
  • 浏览量:1129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6.05.05
  •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宗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民间故事传说。
        玩养之乐 ,其乐无穷 。玩蟋蟀的乐趣的确很多,“捉是一个乐趣,养是一个乐趣、斗蟋又是一个乐趣”。其中,尤其是观看蟋蟀格斗的激烈场面,实在是饶有趣味。两只小虫,虽为微物,似通人意,在瓶中拼搏,进退有据,攻守有致,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后变勤务员为守,胜者昂首长鸣,败者落荒而逃,整个过程奇趣 横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或许小小蟋蟀格斗起来,那种经得起创伤,忍得住伤痛,顽强拼搏的精神,那种“将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壮志酬”的气概,以及重复者发出的“嘟、嘟”的凯旋之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玩养蟋蟀在我国长兴不衰的根本原因。
        而在民间有“虫圣”、“中国蟋蟀文化第一人”之称的中科院研究员吴继传教授看来,玩养蟋蟀鸣虫更是乐趣无穷。吴继传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北京西城区上小学时,每到秋天,放学后就和同学们拎来小瓦罐,蹲在墙根下展开蟋蟀大战。而为了捉蟋蟀,他常常天不亮就在北海或城墙根、护城河沿岸等处寻摸,他甚至会游过河去捉蟋蟀。后来考上中国农业大学,吴继传开始把学到的生物化学和昆虫学知识应用到养斗蟋蟀中,通过不断的研究,相继创立了蟋蟀的营养学、病理学、形态学、解剖学,总结出了一套研究蟋蟀的科学方法,再结合中国虫文化的传统经验和昆虫学,创立了中国蟋蟀学,并接连出版了《中国斗蟋》、《中国宁津蟋蟀志》、《中国巨蟋油葫芦谱》、《中国鸣虫谱》等专著。而今的吴继传,精通一切与蟋蟀有关的历史和学问,甚至单凭听蟋蟀的叫声,不用看就知道养在罐内的蟋蟀是什么品种、体形、老幼以及战斗力如何,甚至连蟋蟀是什么颜色都能听出来,可谓蟋蟀界的神人。对吴教授来说,中华蟋蟀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它的趣味性,早已形成一门“中国蟋蟀学”。 许多行内专家却认为,玩养蟋蟀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蟋蟀文化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了,无论是捉虫、斗虫、听虫,还是养虫,玩养蟋蟀已红成为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绝佳方式。并且,玩养蟋蟀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这小小的“虫儿”身上,可以看“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而玩养蟋蟀就是无法缺少澄泥蟋蟀盆。澄泥蟋蟀盆出产于中国“金砖”之乡——江苏苏州陆慕御窑村。陆慕,旧称陆墓,地处苏州北郊,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为皇宫烧制澄泥“金砖”而闻名于世。明代,余窑被朝廷封为“御窑”。当时已制作澄泥蟋蟀盆。明宣宗皇帝喜斗蟋蟀,澄泥蟋蟀盆也就成了贡品,为皇家专用蟋蟀盆,深得皇帝的喜爱。苏州陆慕澄泥蟋蟀盆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其地区土质细腻,很少杂质,碱性不大,烧出的蟋蟀盆光洁细腻,敲之有金玉之声,乃是蟋蟀盆中之上品。
         陆墓乡距苏州娄门外五里许,因三国时吴国名将陆逊墓在此而得名。陆慕镇西侧有个御窑村,素以精制砖瓦闻名,所制砖瓦具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特色。唐宋时因风行斗蟋蟀,陆慕镇御窑村也有了烧蟋蟀盆的小窑。其制作精选泥料,精心制坯,烧出的蟋蟀盆有乌、黄、白、青等色。出窑后还放在红茶水或河泥中浸泡,使泥盆吸足水分,故制成的蟋蟀盆透气、密闭性好。
        蟋蟀盆有南北差异,这不仅是南北气候差异的体现,更是南北文化差异的反映。南盆以精巧秀美见长,用泥多为苏泥,泥制裁紧密度较低但质地细润,成品敲之有“噗噗“声。北罐以厚重质朴见长,年份晚于南盆,其盆制作一气呵成,用泥采自北方,泥质紧密度较高,成品敲之有“当当”之音。 如今,中国纯手工制作蟋蟀盆的名家有“南晓红,北金山”之说,说的就是南方苏州陆慕的苏晓红和北方制盆名家马金山。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这是古诗中咏蟋蟀之诗,可见这种小虫历来是人们入秋消遣清玩的宠物。“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要养好蟋蟀就得有好器皿。苏州陆慕(旧名陆墓)所产的蟋蟀盆,使以密封、温润、透气、吸水而名扬四方。早在南宋年间,陆慕所产的蟋蟀盆就作为贡品进入了皇家深宫。理宗时,揽相位15年的权奸贾似道喜斗蟋蟀,他在西湖葛岭半闲堂中所有精致的蟋蟀盆,都产于苏州陆慕。
        明宣德时,皇帝朱瞻基也嗜此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矣”,京城一时斗、养蟋蟀成风,陆慕蟋蟀盆更是声名大噪。据《吴门表隐》载:“陆慕邹、莫二姓造,雕镂极工巧,明宣德时邹大秀、小秀姊妹创始?”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明清宫中蟋蟀盆珍品,其中就有不少明宣德时的陆慕盆。和御窑金砖一样,蟋蟀盆产于陆慕,一是因为这里泥好性粘,壤土细腻,很少杂质,碱性不大,烧制出的蟋蟀盆光滑细洁,透气吸水。二是吴人心细手巧,在形制精品上肯下功夫,争奇斗胜。况且这一带自古便是烧砖制瓦基地,烧窑经验丰富,所以陆慕的澄泥蟋蟋蟀盆乃盆中首推之上品,其中尤以御窑、南窑、金窑、日益四地为最,制出了不少精品。只是有关陆慕蟋蟀盆的史料,却见之甚少,大约那时视之为匠艺之事,不入流品。清末民初,这里的制盆名家有李秀芳、李栋敏、杨洪兴、王云樵等人,他们曾为梅兰芳、穆藕和、徐兰芷等一时名流及大户人家定购烧制过“藕”、“霜”字堂的蟋蟀盆,至今在沪、津、苏的古玩市场上珍如拱璧,已是难得一见的文物了。
        我是出身于苏州陆慕。从明宣德起,曾有不少南盆的名家出于此地。被业内称为江南盆师。我在29岁那年,放弃稳定的事业,专事蟋蟀盆制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创新。设计开发创作了铜鼓盆、清水直口盆、七子莲心盆、竹节盆等许多花色品种。“出手必上乘”,稍有疵癍,即毁之不取。因此我所制之盆做工讲究,造型美观,线条圆润,轮廊分明,色泽和润,包浆丰富。盆盖与盆身相合丝丝抿缝,十分贴合。手感细腻润滑,宛若处子肌肤,敲之隐隐有金玉之声。若于盆中贮以清水,不一会,外壁便已经湿润,可见其吸水透气性之佳。更兼在盆上施以书画,精雕细刻,这就使得手制的蟋蟀盆成了颇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于国内外收藏界、艺玩界颇著声名,为名流所赏识。著名画家陈人力见后,爱不释手,欣然作画相赠。
        我的作品以古朴典雅秀气见长,作品风格自成一派,仅给蟋蟀界名人大佬边文华、茅逢双等人做的清水直口养盆一致受到业界大家赞赏。蟋蟀盆是名副其实的雅玩,制盆要经选土、做细、晾干、浸泡、筛滤、沉淀、炼泥、制坯等上百道工序,才能制成一只。制作瓦盆,关键是澄泥。必须在秋冬季挖取村中某处地表7米下的粘土,经严冬腊月冰冻,使土质变松,至来年春二、三月,泥浆经细密至80目(一目孔仅3毫米大小)的过滤器逐一过滤。每百斤澄泥一般只可滤出三十斤料土备用,最极品的料土往往只占取土的百分之五。筛滤后的细泥浆得放入大缸,历时一个月,使它自然沉淀。沉淀后的生土,在缸水中看上去像云似雾又如烟,可想而知,其质地多么细微。等泥如胶筋般粘韧才可制坯。制坯是细心活,要有极好的眼力,绝不可留有丝毫汽泡。有时须借助高倍放大镜检查,将任何细小的汽泡,用细针一一挑破,直到内壁真的如镜面般光滑为止。接着是粘底、刮盆、抛光、修造型、再上光,直到把盆坯内外打磨得光可鉴人。为使整只蟋蟀盆四平八稳,纹丝密封,从内壁到外围厚薄,周边凹凸圈到盆口、盆盖之间都要一丝不差,还得借助游标尺、千分尺、内径尺逐只检验,测定无误。盖印章款。盆坯细加工后要封存,等月余后自然阴干,然后再入窑焙烧,这样才不易爆裂或走样变形。烧制时窑温火候全凭行家经验随时掌握。出窑后的盆还要放入水里细加研磨,去除火气。最后才在盆上配以书画,装饰图案纹样,精雕细刻,使它成为一件古朴凝重,充满书卷韵味的实用工艺雅玩。
        腻润圆莹火鉴影,谁知御玩土泥身?
        千研百擂细澄出,火炼水磨精气臻。
        温玉缕冰添雅趣,秋窗促织逐霜晨。
        半闲堂上几曾见?绝艺吴中数一人。
        陆慕镇蟋蟀盆手工制作甚少。但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正在像我这样对艺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传承人手中得以发扬光大。(苏晓红)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